旧纺车、旧摩托、钟表食盒、灯具锁具、酒具农具、钱柜粮仓、茶具徽章、斗壶风箱等具有时代印记的生产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5万余件,它们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灵寿县人民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文化生活,再现旧时生活场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该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分为农耕文化展示区、生活物品展示区、红色文化展示区、古老家具展示区和综合展示区五大区域,以“留存民间物件,展示农耕文化”为主旨,立足本乡本土,体现原汁原味,让人们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让民俗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耿建扩 陈元秋 通讯员李倩)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游客在参观民俗用品 刘军志摄(无人机拍)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过去给生产队送饭的罐子 杨敏摄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虎头鞋 杨敏摄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陶制筷子桶 杨敏摄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六、七十年代的酒坛 杨敏摄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电视机、录音机 杨敏摄
灵寿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小脚鞋 杨敏摄
来 源:光明日报
编 辑:江娟
责任编辑:姚丽霞
编 审:兰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