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6日讯(记者 林坚 黄靖斯)在国家信创战略方兴未艾、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深入践行、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证券行业交易体系的变革之路全面开启。
(资料图片)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券商自身追求的不断实践,也有像华锐技术等证券资管行业核心业务平台提供商的持续助力。
如何提升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自主能力?下一代核心交易平台的理想选择应具备哪些优势特征?什么是新一代核心交易平台交付路径最优解?在4月20-21日举行的第三届分布式转型高峰论坛上,华锐技术携手数十家机构带来了最新的思考。
此外,随着交易系统升级、服务方案性能迭代,围绕金融信创新发展节点所面临的下渗到各个环节的合规风控现状与变化也牵动人心,在本次高峰论坛上,来自包括头部证券公司、私募基金以及资管机构等业界人士也在畅谈中碰撞出了思想火花。
全面支持信创,重新定义核心交易平台
从营业部时代到大集中时代,再到数字化时代的探索实践,随着技术与相关应用落地不断成熟,华锐技术认为,集中交易系统升级换代、建设新一代信创分布式核心交易平台已然成为券商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那么,下一代核心交易平台的理想选择应具备哪些优势特征?
华锐技术交易产品部总经理何磊认为应该有四点:一是以客户为中心,账户、清算资产、运营等中心间具备更强的实时交互与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实时、精确的全资产视图;二是支持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所需的全量交易与非交易业务;三是支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配置与服务,支持分类分层服务;四是可扩展连接全球主流交易市场。
以华锐新一代核心交易平台为例,对其系统架构进行拆分的话,从左到右分别是外围交易系统、统一接入服务再到核心交易,进而连接各大交易市场。从上到下则分别是位于前台的交易中心,包括现货交易、两融交易、期权交易等等引擎;接下来是数据服务的环节;再到位于中后台的客户和账户中心、风控中心、清算中心、报表中心等服务。
新一代核心交易平台系统架构那么,如何通过技术底座来支撑上层业务目标的实现?华锐技术首席技术官赵楠介绍了四点技术要求,一是采用低时延消息中间件AMI作为系统内部总线,服务之间采用异步消息驱动,做到松耦合、易扩展;二是以分布式部暑实现故障隔离,通过增加节点分区提升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三是核心服务之间做到低时延消息传输,全内存计算,流水线并行处理;四是基于状态机复制容错,可重演恢复,可快照恢复,能够应对各类硬件网络故障和软件缺陷。
新一代核心交易平台交付路径最优解
在软件建设之外,新一代信创核心交易平台的部署实施及迁移工作也是极其复杂的过程,从规划选型和技术验证,到组合方案设计、建设过程管理、业务并行和验证、客户和业务迁移,再到切换和应急保障,后续的长期运营更为考验。
换言之,有了技术底座和能力的支撑,核心交易平台建设如何实现项目落地交付?据华锐技术总经理苗咏介绍,目前新一代核心交易平台具备三种可选建设路径。
路径一是先核心再外围,先快速搭建新交易中心并完成客户迁移,再择机切换周边系统升级路径;
路径二是先外围再核心,即先完成周边系统升级,最后进行交易中心升级路径;
路径三是交易和周边升级同时进行,一次性完成全量业务和客户切换。这一过程对于产业链整体成熟度也构成极大考验。作为国泰君安上线新一代信创核心交易系统重要参与者,金篆信科为金融体系的科技安全和数据安全提供底层软件平台支持。金篆的首席金融科技官李徽翡总结了金融行业数据库方面的四个“不能”,即所有的数据服务都不能错、不能丢、不能慢、不能停。“为了支持更多软件和硬件底层平台的扩充,我们的GoldenDB数据库集群正是基于这样一致性的考量来建设,同时也兼顾了两地三中心系统切换数据库部署集群的考虑,还要配备灵活、可靠、高效的数据同步能力。” 李徽翡表示。
券商加大IT合规风控,分布式改造提上日程
在本次论坛上,不少头部券商分享了自己对于合规风控的深刻理解,并带来了公司最新的一线实践。申万宏源证券信息技术开发总部靳赟婷、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FICC交易平台部落联席负责人王辉、国信证券金融科技总部合规风控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刘威、招商证券机构业务部数字化高级产品经理胡骋等代表均做了主题分享。
申万宏源证券信息技术开发总部靳赟婷表示,在建设风控系统时,以分布式技术为基础的风控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此类系统具有高度内聚性、透明性以及较高的灵活性,既可以采集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也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分节点处理后进行整合,可以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FICC交易平台部落联席负责人王辉谈到,行业FICC风险管理正在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公司已针对实时、全面、融合、灵活的风控系统建设目标采取了众多实践。据他介绍,华泰证券“大象”FICC交易平台通过SaaS服务模式,打造了交易员工作站,风险管理中心,销售展业和场外交易等四个应用,实现了跨资产,跨部门,跨境,跨团队协同的FICC专业交易、风控和投资平台。
国信证券金融科技总部合规风控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刘威带来了国信证券全信创公司级异常交易风控平台建设的实践分享。在他看来,分布式技术是合规风控信创改造的优选方向。
“在信创环境下,分布技术可以保障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不降级,实现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等目标。目前,公司正在基于信创计算平台、信创操作系统、信创数据库等构建异常交易风控系统信创节点,并已成功将关联账户识别、配资识别、客户画像、资金异动等功能迁移至信创环境运行”。”
聚焦专业交易的合规风控,招商证券机构业务部数字化高级产品经理胡骋也带来了一线观察。他提到,“随着以量化私募为代表的私募行业快速发展,在服务机构客户的过程中呈现交易方案复杂程度高、服务响应及时性要求高等发展趋势。除了对证券行业极速行情、极速交易通道等为代表的科技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对券商的运营软实力带来了极大考验,主要体现在流程复杂、操作繁琐等痛点方面。因此,招商证券以流程数字化为核心搭建了专业交易服务的数字化运营体系,为分支机构减轻工作负担,有效提升合规管理效率,并实现业务降本增效。”
除了头部证券机构的观点分享,PingCAP副总裁刘松也带来了TiDB分布式数据库推动风控体系国产化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未来三年解决国产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推进分布式改造工作,其中,聚焦证券行业,如何进行核心场景的创新、数据服务模式的创新、自主架构的创新,是分布式架构创新的重点所在。
数字化转型加速对合规风控提出了更严要求
可以看到,合规经营始终是证券经营机构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风控能力是其把握好风险和收益平衡、确保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开始重视 IT 治理水平与发展的匹配性并为此加大投入,越来越多数字化运营手段在行业应用加深,日益复杂的信息技术风险和持续增长的交易量对券商合规经营、风控管理提出了更严要求。
对此,在本次论坛上,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负责人曹雷结合华锐往日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四大方面的解决途径:
在加大投入时,要重视信息技术治理与管控水平的提升。
单纯的人员数量不是竞争力,能否整合一起才是核心是竞争力。
做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项评估或“年度体检”。
未来竞争是以自己为中心构建的生态之争,所以在各领域要选择业内优秀的合作伙伴,但注意合作方的合规意识和水平。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咨询业务合伙人张引指出,信息技术风险、合规体系建设可以分为三个模块来进行。第一个模块是建立全面覆盖且合规的信息技术制度体系;第二个模块重点强化信息技术风险领域优化;第三个模块强化信息技术条线内部检查的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三次迭代,构建信息技术条线内的三道防线。”他谈到。
据了解,围绕合规风控领域的变化趋势,华锐技术已为行业提供了成熟、完备的实时风控平台,包括异常交易、资管等,客户群覆盖头部券商与私募等多元金融机构。据华锐技术风控产品部总经理谭泉洲介绍,目前华锐技术为众多机构提供了全市场、全资产、全业务的合规风控服务,实现全业务的支持。“合作客户已超过30家,稳定运行4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