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 >
 “放弃传统,成功只会转瞬即逝”

时间:2023-08-17 09:38:41    来源:光明日报

正在雕刻的马蒂斯 资料图片

日前,“马蒂斯的马蒂斯”正在北京展出。展览的名字颇为传神,因为作品都来自马蒂斯美术馆,还凸显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马蒂斯眼中的自己。马蒂斯很关心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公众——1952年,82岁的他将自己收藏的作品捐出,在家乡勒卡托-康布雷齐建立了马蒂斯美术馆,还亲自参与了陈列设计。很多马蒂斯同时代的人都认为,当他谈论艺术时,口才极好,不像个画家。然而,这其实不是他的本意,他主张“画家最好的代言人就是他的作品”。


(资料图片)

Ⅰ.自画像与肖像照

对艺术家来说,自画像不仅是自我陈述的语言,也跟自己的艺术成就不可分割。19世纪以来,自画像创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流行。但有研究者发现,在1910年至1970年的60年中,最杰出的艺术家很少有人用自画像表达自己。马蒂斯和毕加索亦然,他们作为20世纪最有成就的两位画家,尽管也创作过自画像,但数量不多。马蒂斯一生只画过4幅油画自画像(1900—1918),其中的三幅都是他拿起画笔的模样,呈现出一个专心致志创作的画家。50岁之后,马蒂斯只画过素描或版画自画像,都是寥寥几笔的勾勒。69岁时,他曾画过四张自画像(速写),并在77岁时这样解读:尽管这四张自画像的下半部分完全不同,但并不妨碍画的是同一个人——他仔细地观察生活,始终清醒地认识自己,不会彻底向生活低头。

有趣的是,在自画像之外,马蒂斯还注意到一个时尚事物——肖像照,并体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每当需要为公开发布的文字配图时,他都喜欢用精心拍摄的个人照片展示自己,而不是用自画像。他的肖像照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场景中的照片——他或是手持画板,或正在雕塑,或剪纸,又或是面对模特构思;另一类是个人的正面照或侧面照,他总是一脸严肃地看向观众,这看上去不像画家,更像一个政治家。马蒂斯还拍过很多更“正经”的照片——一位打着领带的艺术家正在工作室里创作。

马蒂斯玩转肖像照,缘于世事的“造化弄人”。1905年,35岁的马蒂斯和朋友们参加了秋季沙龙展,他们的画作色彩艳丽,笔触粗犷。评论家路易·沃克塞尔在报纸上戏称,他们是“一群野兽”,尽管并没有恶意。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周刊《画报》又刊登了这篇文章,只是有些断章取义,马蒂斯的作品整整占据两个版面,分别是《戴帽子的女人》和《打开的窗户(科利乌尔)》。此后,马蒂斯和朋友们被赋予“野兽派”的名称,马蒂斯也一举成名。

但麻烦的是,无论是追随者还是公众,并没有理解马蒂斯,甚至深深地误解了他。报纸上说,野兽派画家用骇人的把戏骗取公众的注意,马蒂斯尤其擅长这一套。而在两年后的沙龙展上,到处都是东施效颦的“野兽派”作品,野兽派几乎成了“骗子”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主要是马蒂斯和朋友们的画作色彩过于浓烈,给人的印象是鲜艳的颜料被随意涂抹在画布上。而在西方绘画传统中,高雅趣味是不会与明亮的色彩沾边的。《打开的窗户》是一幅从室内望向窗外的海景画,但整个画面色彩绚烂,对比强烈,不同色块代表着不同空间,形成由近及远的透视结构。在野兽派成名之后,马蒂斯也经常被戏称为“染色工”。

其实,野兽派并不能算作一派,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则和技法,更没有纲领或宣言。在马蒂斯的艺术生涯中,野兽派只有短短的两年,那是他和德朗、弗拉芒克以及芒更等朋友们进行色彩实验的一个阶段。但在后人看来,野兽派是20世纪第一个艺术运动,随后的现代艺术多以各种运动来命名,如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1910年,作家多热莱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将马蒂斯描述为“疯子”,甚至“放荡艺术家”。颇有戏剧性的是,配图由马蒂斯提供,他选了一张精心设计的“自拍照”——《工作室里的马蒂斯》,照片上的他39岁,手持画板,严肃又认真地打量着观众,既不像疯子,也不放荡。这是被定格的“瞬间”:一位严谨的艺术家正在认真创作。

就这样,当马蒂斯一心追求的艺术理想不被公众理解时,他“不务正业”所拍的肖像摄影,又奇妙地扭转了自己的负面形象。1911年,柯蒂斯出版公司也在美国调查发现,“一张好照片比言辞更有效”。这并非巧合,马蒂斯的时代正是摄影逐渐崛起的时代。尽管第一张照片诞生于1839年,但直到马蒂斯出生以后,照片才逐渐在报纸和杂志上流行,《画报》便是法国第一份刊登照片的杂志。到了晚年,马蒂斯还拍过很多照片,呈现自己的剪纸创作过程。72岁时,他甚至说,好的摄影师远胜于肖像画家。

此言出自这位老画家之口,也透露出几分无奈。早在16世纪的威尼斯,马蒂斯的前辈们就已经创作自画像了,当时的自画像根植于真实,被视为“镜中像”。但马蒂斯的理想恰好相反,他追求的不是外在的真实,而是“通过思想和形式的简化来抵达宁静”,在他看来,“细节不仅会弱化线条的清晰度,也会破坏情感的强烈程度”。换句话说,要是马蒂斯把自画像画成照片的样子,那就跟他的理想背道而驰了。反倒是那四张速写更契合他的理想,寥寥几笔,就画出了自己。

或许,用肖像照代替自画像,是马蒂斯的一种妥协:自己的作品和理想很难被别人理解,但一个认真敬业的画家形象却容易被公众认可。

Ⅱ.画家笔记与艺术理想

马蒂斯在图像上妥协,并不表示在其他形式上也会如此。38岁时,他在著名的《大评论》杂志发表《画家笔记》。尽管这是文字,而且长篇大论,但在马蒂斯看来,其重要性不亚于他的任何一幅作品。正如《马蒂斯传》的作者斯波林所说,马蒂斯以清晰又自信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理论立场。他的理想是“一种平衡、纯洁又宁静的艺术,没有令人烦恼或压抑的题材,就像一把舒适的扶手椅,能让人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抚慰人的心灵”。在这篇长文中,马蒂斯既表达了绘画实践与艺术理论的关系,也明晰了画家自我与艺术家群体以及时代潮流的关系。一年后,它被翻译成俄语和德语。在今天,它被视为艺术家自我阐释的经典之作,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围绕宁静的艺术理想,贯穿马蒂斯艺术生涯的始终是“色彩实验”。早在跟随老师古斯塔夫·莫罗学习时,他就因对颜色的追求而让莫罗很不满。28岁以后,马蒂斯迎来艺术创作的多产时期。他画了一系列风景画,主要是从窗户看出去的巴黎圣母院,但与其说是自然景观,不如说是各种纯色的相互作用。35岁时,他的色彩探索小有所成,体现为秋季沙龙上的《戴帽子的女人》和《打开的窗户》,但被人诟病为野兽风格;36岁时,他又在独立沙龙展上展出《生之喜悦》,人们更加难以理解,很多人开始奚落他。

面对他人的批评,马蒂斯也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不过在他的性格中,一直保留着坚忍顽强和井然有序的一面,几乎没有一点多愁善感或顾影自怜。马蒂斯出生在法国北方,那里环境恶劣,生活困难。马蒂斯也继承了家族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21岁时,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开始学画画,代价是失去了父亲的经济支持,从此过上了长期拮据的生活。但他也曾多次说过,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也不担心失去什么,比起富裕的同龄人,他反而有一种他们无法获得的自由。

以绘画为业,是马蒂斯抵御所有困难的灵丹妙药。36岁时,马蒂斯写信给好友芒更说,他能做的只有继续作画。孩子们也发现,父亲的画是整个家庭凝聚力和情绪稳定的源泉。马蒂斯的大儿子皮埃尔后来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清楚地知道您的画在我们家的位置,每一幅都代表一个时期,为我们大家提供着全新的养分,每一幅都那么重要,直到消失后才知其弥足珍贵。”

1906年秋天,马蒂斯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收藏家们开始第一次争夺他的作品。两年之后,马蒂斯在秋季沙龙上展出了11幅油画、13件雕塑和7张素描。《红色和谐》是马蒂斯明确自己艺术风格的匠心之作。这幅画最初是“蓝色和谐”,但马蒂斯后来重新画成了红色。在《红色和谐》中,他完全放弃了光影和传统的透视技法,改用大面积红色表现室内纵深的空间。让人感到奇妙的是,尽管色调本身没有变化,却清晰地表现出不同空间,区分出桌面、墙面和地面。自此以后,马蒂斯真正成为一位装饰大师,《画家笔记》就是在当年年末发表的。他的艺术使命由此变得更加明确:目的是让人放松,就像一把舒适的扶手椅。

在《画家笔记》中,马蒂斯尝试澄清别人的误解,他确实要为绘画创造新的造型语言,但不是对西方绘画传统的破坏,而是仍然根植于传统。他说:“艺术家的作用跟学者一样,在于他掌握了那些不断重复的通用真理,不过,当他抓住了它们最深层次的意义时,这些真理对他来说就有新的意义,他把它们转化成他自己的真理。”落实到具体创作,无论是人物、阿拉伯纹样,还是明亮的色彩,都犹如他采集的远古珍宝,或者借用艾略特描述诗人的说法,将先前的作品囊括于自己的作品之中。65岁时,马蒂斯又发表了《论现代主义和传统》,再次重申这一观点:艺术的传统并未中断。“放弃传统,艺术家也可能会成功,但这种成功只会转瞬即逝,而他的名字也会很快被遗忘。”

当然,马蒂斯并非生来就会舞文弄墨,他的文字表达清晰、简洁,经过了深思熟虑,也是他长期学习的结果。皮埃尔清楚地记得,父亲经常看书,五十几岁的时候,还在读《如何写好法语》。

Ⅲ.作品与自我

如果没有《画家笔记》,或许就很难理解如下现象:最初马蒂斯的作品被评论家看做“乱涂乱抹”,而他在照片中的形象却恰恰相反。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当他以野兽派声名鹊起后,一个在访谈中能说会道的马蒂斯也随之出现了。

有一件轶事经常被人提起:采访马蒂斯的人期待看到一个古怪的艺术家,但出现在眼前的马蒂斯却是温文尔雅的绅士模样,他谈吐清晰,举止优雅。早在1909年,评论家夏尔·艾蒂尔就采访过他,发现他见解不凡,与“野兽派中的野兽”相去甚远。美国收藏家里奥·斯坦也很赞叹马蒂斯的机智:“在谈论艺术时,他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在画家中屈指可数。”

由此可见,当马蒂斯面向公众时,无论是书写还是言谈,都用词简洁,表达精确。从37岁开始,马蒂斯一生接受了50多次采访,令人惊讶的是,他所表达的可以说跟《画家笔记》互为表里。当《画家笔记》发表一年后,39岁的马蒂斯接受艾蒂尔采访,几乎将这篇笔记中的观点重复了一遍。42岁时,马蒂斯在回答一位画家采访时说:“一幅画应该始终是装饰的。”1945年,马蒂斯已75岁,当采访他的评论家直接指出,人们仍在指责他的装饰性艺术时,马蒂斯引用德拉克洛瓦的话辩护,“我们不被理解,我们只被承认”,并再次重申,装饰性不等于肤浅,而是艺术作品的一个最基本特征。也许正是这样的重复,使马蒂斯的理想不至于石沉大海,他的自我也不至于无所依托,两者始终在对话中被不断提起,并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实现。梅洛·庞蒂说得好:“说话者的话语不表达一种既成的思想,而是实现这种思想。”

1941年,年逾古稀的马蒂斯经历了一场大手术。此后接受了法国著名评论家皮埃尔·库蒂翁的访谈,前后9次,历时3个月。马蒂斯对谈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取名《与马蒂斯闲谈》,准备由斯基拉出版社出版。令人意外的是,他最终放弃了出版,这本谈话录从此被尘封在档案馆,直到70多年后的2013年才重见天日。或许,这恰是马蒂斯心中矛盾的折射。他很喜欢尼采的名言,“没有事实,只有诠释”;但他同样说过,画家应该把自己的舌头割掉。

马蒂斯理想中的真正自我究竟是什么?除了《画家笔记》,更简单的答案蕴含在他的作品中,这就是《粉红色画室》和《红色画室》(1911),那年马蒂斯41岁,画的是他的工作室。《红色画室》尤其能说明问题:墙上醒目地挂满了各种自己的作品,而室内的桌椅、时钟等其他物品却只用细细的线条勾勒。无论是红色还是粉红色,马蒂斯都能驾轻就熟,这意味着他的色彩实验已经炉火纯青,他的装饰性理想也水到渠成。说得更清楚些,色彩既是前景也是背景,画作既是作品又是装饰,最终目的是让人放松、令人愉悦。这幅作品如此重要,202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还为此专门策划了一场展览,名为“马蒂斯:红色画室”。首席策展人安·特姆金认为,尽管画室是艺术史上的传统主题,但马蒂斯与众不同,他让红色覆盖整个房间,使画室从三维变成了二维,由此创造了一个绝对现代的绘画空间。

当然,这只是马蒂斯理想中的场景。创作这幅画的那年,戈尔德施密特采访了他,这位丹麦画家和艺术史家发现,马蒂斯画室墙上的确挂了许多画作,但主要出自高更、塞尚和马尔凯,还有同时代更年轻的画家,只有一幅是马蒂斯自己的。反观他的《红色画室》,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小展厅,展示着他的得意之作,也寄寓着他的创作理想。又过了41年,82岁的马蒂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全部作品构成了亨利·马蒂斯,作品代表了我,表达了我的情感,也延续着我的生命。”此时的马蒂斯说得更明确:作品是艺术家自我的投射,有些艺术家虽然肉体生命短暂,但艺术生命长青,比如拉斐尔、梵·高、高更和修拉,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用作品充分表达了自己。

他自己也一样,追求形式的简化,始终努力用自由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开启了一代风气。后来的艺术家们深受马蒂斯的影响,最著名的就是汉斯·霍夫曼与马克·罗斯科,他们是现当代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马蒂斯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与毕加索齐名。当马克·罗斯科第一次看到《红色画室》时,只有23岁。他的描述可以作为马蒂斯艺术生命及其影响力的注脚:“当色彩的使用纯粹到一定程度时,由此产生的力量会强于任何具象绘画。”

(作者:张彩霞,系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讲师)

标签:
 “放弃传统,成功只会转瞬即逝”

 “放弃传统,成功只会转瞬即逝”

正在雕刻的马蒂斯资料图片日前,“马蒂斯的马蒂斯”正在北京展出。展览

神光花园小区邻里中心孝善食堂启用

神光花园小区邻里中心孝善食堂启用

8月15日,神光花园小区邻里中心孝善食堂启用,配套提供图书阅读、健身

链式招商壮大特色产业

链式招商壮大特色产业

走进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伯乐智能装备产业园生产车间,只见全自动智能化

“准亲家”交往,要做到五不谈,越不谈越能促成儿女的婚姻

“准亲家”交往,要做到五不谈,越不谈越能促成儿女的婚姻

在我的老家,做媒的人,有句口头禅:“两头谈拢。”也就是说,要想尽办

“云监工”“虚拟蚊子”……互联网上的“情绪买卖”能否缓解精神内耗? | 睡前聊一会儿

“云监工”“虚拟蚊子”……互联网上的“情绪买卖”能否缓解精神内耗?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不少人可能听过“爱情

美国撤军两周年,伤痛仍未远离阿富汗

美国撤军两周年,伤痛仍未远离阿富汗

2021年8月,美国结束了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其仓促撤军导致当地局势

nrg格式文件怎么打开_nrg文件怎么播放

nrg格式文件怎么打开_nrg文件怎么播放

1、这是刻录软件生成的镜像文件。2、用DAEMONTools可以打开。3、上网下

带伞!房山未来三天有雷阵雨,避免前往山区、河道

带伞!房山未来三天有雷阵雨,避免前往山区、河道

据房山区气象局消息,未来三天气温较高有雷阵雨,预计,16日以晴到多云

沈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路线图2023

沈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路线图2023

2023沈阳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路线图浑南中路(沈阳奥体中心南门)-浑南西路(

*ST东洋(002086)8月16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76.79万元

*ST东洋(002086)8月16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76.79万元

截至2023年8月16日收盘,*ST东洋(002086)报收于2 74元,上涨2 24%,换

财经头条:二季度投资动向曝光 险资调仓偏爱制造业

财经头条:二季度投资动向曝光 险资调仓偏爱制造业

截至8月14日,在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

停不下来!重庆“宠粉”根本停不下来

停不下来!重庆“宠粉”根本停不下来

尽管已经“立秋”但山城的天气依然炎热可比天气还“HOT”的是游客来渝

国内首条脉冲通电加压烧结生产线在蜀山经开区建成投产

国内首条脉冲通电加压烧结生产线在蜀山经开区建成投产

日前,目前国内首条脉冲通电加压烧结生产线--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

供热“冬病夏治”9月底前完成

供热“冬病夏治”9月底前完成

15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执法局等单位负责人来到12345市民热线

山东省公办专科大学排名一览表 山东省公办专科学校有哪些

山东省公办专科大学排名一览表 山东省公办专科学校有哪些

1、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相信通过山东省公办专科学校有哪些这篇文章能帮

垆卖酒是谁的典故(当垆卖酒指的是哪位女子)

垆卖酒是谁的典故(当垆卖酒指的是哪位女子)

1、垆卖酒典故的主人公是卓文君。2、文君当垆,成语,典出《史记·司马

南京空港恢复使用国际、港澳台联程航班中转通道

南京空港恢复使用国际、港澳台联程航班中转通道

中新网南京8月15日电 (记者 杨颜慈)8月15日13时20分,自韩国仁川

五分钟搞定早八妆,你需要知道这些

五分钟搞定早八妆,你需要知道这些

对于都市人而言保质保量的睡眠毋庸置疑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虽然

大摩Q2仍重仓明星科技股 大幅加仓“首选股”英伟达(NVDA.US)

大摩Q2仍重仓明星科技股 大幅加仓“首选股”英伟达(NVDA.US)

摩根士丹利递交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持仓报告(13F)。

两支中国队伍成功晋级2023无畏契约洛杉矶全球冠军赛八强

两支中国队伍成功晋级2023无畏契约洛杉矶全球冠军赛八强

北京时间8月14日,历经8个比赛日后,2023无畏契约洛杉矶全球冠军赛的小

「快讯」“新甘肃云”平台应用新场景暨县融媒客户端3.0升级改版发布

「快讯」“新甘肃云”平台应用新场景暨县融媒客户端3.0升级改版发布

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融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璟发布,“新甘肃云”

新款长安福特蒙迪欧2.0T车型申报图 动力升级/预计年底上市

新款长安福特蒙迪欧2.0T车型申报图 动力升级/预计年底上市

易车讯我们从工信部网站获得了一组新款长安福特蒙迪欧2 0T车型申报图,

北京男篮与北汽集团官博互关 此前曾传北汽将冠名北京男篮

北京男篮与北汽集团官博互关 此前曾传北汽将冠名北京男篮

直播吧8月15日讯此前据媒体人@球圈赵探长报道,北京男篮将在新赛季迎来

CPO概念股华是科技涨超15% 股价创历史新高

CPO概念股华是科技涨超15% 股价创历史新高

CPO概念股华是科技涨超15%股价创历史新高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