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奋斗精神,今天,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举行。
(资料图片)
市农业农村委系统这些集体和个人荣获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常规表彰)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总队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总队在高效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 等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动本市农业执法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总队党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执法工作,涌现了“过家门而不入”等诸多先进事迹。
严格落实“清船、打非、净岸”行动,在长江上海段水域取得了“四清四无”的历史性成果。在全国率先建成长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统,制订配套执法工作机制,得到了龚正市长充分肯定并要求提供上海方案。坚持紧抓关键,严格入沪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检查监管,确保全市近90%猪肉产品安全有序供应。坚持守住底线,持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执法监管,推动全市农业安全生产总体可控、稳趋向好。牵头协调、指导监督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常规表彰)
朱为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三级 研究员
朱为民同志立足上海市蔬菜产业发展需求,从事蔬菜新种质创制和新技术推广。
组织育出适合适宜机械化采收的耐热白菜一代杂种“新夏青6号”,填补了无适宜叶菜采收品种的空白。在全国率先开展绿叶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探索,建立了高效的符合上海实际的绿叶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带领体系成员在沪郊建立了叶菜优良品种展示示范基地60个,示范面积达2万亩以上。
主持选育系列番茄新品种,推动沪郊番茄品种优化调整。在国内率先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TYLCV新品种“申粉V-1”。番茄系列品种在国内推广应用达到30万亩以上,产生经济效益达到10亿元。积极对口援建,品种和技术累计辐射面积超过100万亩,培训各类专业人员和农户10万人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亿元。
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常规表彰)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一科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一科组织全市植物保护条线对粮食、经济作物和果树病虫害开展监测调查和预警预报,平均每年发布病虫情报20余期。制订主要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有效控制国家一类、上海市二类病虫害危害,农作物生产安全。加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稳步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粮食作物已达64%以上,全市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00万亩次以上。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五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一科成员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60篇,获得专利5项。主持和参与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成功申报并完成国家重大建设项目《2021年度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上海市)项目建设》。
科室人员全部加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各项公益服务。
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竞赛专项表彰)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科技教育科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科技教育科的同志们长期扎根农机科技教育培训事业。紧扣绿色田园重点任务推进,做实培训工作,努力实现“用好农机”。经过不懈努力,本市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综合指标达到98%以上,持续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水稻机械种植同步侧深施肥面积超过21万亩;无人机飞防植保覆盖面积近70万亩;36家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综合机械化水平实现并超过60%的建设目标。
科室做实培训媒体资源和标准化建设。组织编写完成《插秧机操作与维修》《粮食烘干机操作与维修》等多本农机教材。积极开展农机修理工与拖拉机驾驶员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科室高质量实施农机竞赛工作。高质量举办上海市农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赛项)也屡创佳绩。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竞赛专项表彰)
严银龙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银龙同志驻守海边基地28年,主要从事水产科研、技术、推广和成果产业化转移等工作。
主持、参与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等33项,主持5项;参与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4篇,第一作者13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第一发明人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第一发明人5项)。主要参与的刀鲚繁育项目被第三方评价为: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主要参与的中华绒螯蟹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选育品种“江海21”获国家良种认定。
作为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主要成员,长期驻扎在奉贤海边,以科研服务“三农 ” 、共促长江生态大保护为工作任务主线,开展水产科研示范推广工作。